湖南省“百人计划”肖航教授与哈佛大学曹晓琼博士为学校师生作报告
5月23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和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于14教501会议室联合举办了一场主题分别为“白藜芦醇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食品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生物学命运”的学术报告讲座。本次报告受邀主讲的嘉宾是来自马萨诸塞大学的肖航教授和哈佛大学的曹晓琼博士后。两学院各科系的老师与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肖航教授,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研究领域主要聚焦在疾病饮食预防、膳食营养与健康领域。曹晓琼博士后,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博士、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博士后,其研究方向为食品中无机纳米与食品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议伊始,肖航教授向在场师生介绍了白藜芦醇在体内消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并具体分析了各种代谢产物以及不同的代谢产物组合在抗炎活性上的作用与区别。随后,肖航教授展示了其所带课题团队研究出的最新人体实验结果,同时,他结合肠道菌群丰度分析、体内消化模拟以及小鼠肠道菌株移植等实验数据,充分地阐明了白藜芦醇在消化过程中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紧接着,曹晓琼博士后讲述有关食品纳米颗粒的学术报告,她通过揭示食品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与黄酮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对比分析在二氧化钛作用下肥胖小鼠模型与健康小鼠的实验结果,生动而又深刻地展示了无机纳米颗粒在消化过程中的生物学命运。最后,参会的研究生和老师就感兴趣的问题与两位报告人进行了学术探讨与交流。此外,两位老师不但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而且其灵活实验思路的设计与模型构建更是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关注及学术启发。“这次报告会上老师所讲授的学术内容与逻辑思维使我们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
(刘洋 陈亦璐 徐梦兰)